關於本站先前揣測新加坡鳳梨品質問題歸咎於分級,在此想跟各位讀者道個歉,我們應該更加嚴謹的求證鳳梨黑心的原因。
求證起來,問題不是出在產地分級。
鳳梨送到產地會黑心的原因通常有兩種:
1.栽培管理面:採收時機過青,氮肥下太高還沒退。
2.冷鏈運輸面:運輸的溫度過低,也會導致鳳梨凍傷黑心。
台灣鳳梨因為各界支持水漲船高,因此產地有搶青採的情形,加上某些不熟悉鳳梨的出口商,採用了錯誤的溫度運輸,因此有黑心的情況發生。
少數錯誤的案例,卻打壞了台灣鳳梨的名聲,令人感到遺憾。
也希望產地合作社不要再採收過青的鳳梨出貨,金鑽鳳梨的運輸條件跟菲律賓鳳梨不同,也希望出口商能採用適當的溫度。
鳳梨的產季一路到八九月,希望受歡迎的程度能一路持續到夏天。不求曇花一現,但求穩定長銷,別再讓少數案例打壞信譽,台灣加油。